品牌與企業息息相關,作為一個企業或者產品的指代符號,能夠為企業帶來利潤的提升。在同質化嚴重的時代下,而品牌定位也尤其重要,具有差異化的品牌定位更能吸引消費者青睞。那當下有哪些品牌定位策略的有效方法可以真正實施呢?下面舉例分析幾種有效的品牌定位策略。
比附定位策略。比附定位就是攀附名牌,比擬名牌來給自己的產品定位,希望借助知名品牌的光輝來提升本品牌的形象。
例如蒙牛品牌廣告宣傳上,蒙牛的品牌定位就是采取了比附定位策略,比如蒙牛的第一塊廣告牌子上寫的是“做內蒙古第二品牌”;宣傳冊上閃耀著“千里草原騰起伊利集團、蒙牛乳業…我們為內蒙古喝彩”;在冰激凌的包裝上,蒙牛打出了“為民族工業爭氣,向伊利學習”的字樣,這與阿維斯出租汽車公司強調“我們是老二,我們要進一步努力”的定位策略是一致的。
蒙牛利用伊利的知名度,無形中將蒙牛的品牌打了出去,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。而且蒙牛這種謙遜的態度、寬廣的胸懷,能夠讓消費者產生信賴,并為蒙牛企業樹立品牌口碑。
銷售量定位策略。其邏輯是依據消費者的從眾心理。一方面,人是群體動物,很容易做出附和的選擇;另一方面,既然這么多人選擇,等于給自己服下定心丸。
例如香飄飄奶茶,“一年賣出三億多杯,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”到“一年有12億人次在喝”,香飄飄奶茶都是在強調銷售量。包括現在的自媒體營銷,喜歡給自己加一個“100萬人都在關注”的標簽。這些其實都是一種銷售量定位策略。
優勢分類策略。優勢分類策略是按商品定位在沒有強勢品牌分類中。強勢的品牌都有很難攻破的品牌壁壘,所以盡量避免以卵擊石,找到一個有利于自己商品的分類。
例如紅牛,它最初的定位是補充能量的飲料。在當時的中國飲料市場,還沒有能量飲料這一詞匯與品牌,它避開了強勢飲料品牌可口可樂,找到了有利于自己的細分品類。從而開創了中國飲料市場新品類,以能量飲料為第一品牌占據消費者心智。
場景定位策略。消費者在歸類產品時候,有時不是去考慮它的形態,而是它在生活中特點需求使用的出發點和場景。使用場景分類策略,就是用產品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作為定位。
比如,早餐牛奶和早餐餅干,都是定位成早餐用品。營養快線的“早上喝一瓶,精神一上午”,就是扮演早餐飲品的角色。還有六個核桃的“用腦時刻”,就是一個提高智力的小幫手。消費者習慣使用場景型記憶,那廣告就應該把產品使用的具體場景呈現。
功能定位策略。產品在功能上有特殊性或者有優勢,來確定產品的定位。
比如星巴克,為人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場所,此后公司的業務重振旗鼓。斯坦格爾表示,“星巴克對其使命感已經有了更深的理解,那就是成為消費者感情交流的場所。”
從免費WiFi到店內播放的音樂,還有寬大的桌子和聚會、會議空間,星巴克門店的設計目標是幫助消費者更好地交流。隨便走進一家星巴克都會看到有人在談工作,或者聊天。星巴克就是抓住了這點,以功能定位策略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情感交流場所。
以上就是幾種有效的品牌定位策略方法,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自身品牌情況而定,選擇真正合適自身的品牌定位方法,才能在同質市場上發揮最優作用。